深入探討智利的創業生態系統
回顧過去,我對智利的旅行感到非常滿意。雖然從香港飛行超過30小時,並且要應對時差讓人感到有挑戰性,但這次冒險確實值得。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不僅在正式的環境中,也通過聰明和教育性的討論。這次旅行豐富了我對創業生態系統、B類公司和創業精神的理解。
智利的創業生態系統確實令人矚目。在我的訪問中,我了解到聖地亞哥是以籌集到的資金規模來看的第六大風險資本中心。其與巴西的鄰近,這個重要的市場,使它成為在拉丁美洲啟動業務的理想地點。巴西和阿根廷共同占該區域生態系統的82%的總價值,並代表超過80%的區域生態系統。許多成功的創業公司,如Mercado Libre、Despegar.com和Arch Daily,要么模仿來自其他國家的成功業務模式,要么是世界首創。儘管地理位置偏遠,像Lunna、Bluesmart、Poliglota、Recorrido.cl和Destacama這樣的智利公司在國際間有強烈的存在感。”Chilecon Valley”的增長,得到了政府的支援,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中一個特別打動我的討論圍繞著B類公司。我非常認同社會影響力和可持續性的理念。當我有機會與一家風險資本公司的總經理交談時,我發現他更優先考慮快速的盈利能力和商業的可行性。他對B類公司有一種有趣的視角,認為在社會(”B”)和公司(”corp”)兩個方面之間找到平衡是有挑戰性的。我同意他的觀點,因為這與我自己對於開發長期商業模式的複雜性的經驗相吻合。
回顧我的旅程,我注意到智利與香港的主要文化差異在於居民的創業精神。在香港,大多數畢業生都希望找到一份有著良好收入和穩定工資的安全工作。相比之下,2008年只有12%的智利人自己創業。香港政府對創業場景的支持有限,因為其大部分GDP都集中在金融服務和房地產上,而且幾乎沒有多元化。相反,智利政府對Startup Chile計劃投入了大量資金,該計劃支持每十家企業中的兩家。
儘管智利的經濟主要基於銅礦產業,但政府進行了大量投資以進口創業者,以多元化經濟並改善人們長期的生活品質。與在智利視失敗為學習機會的文化相比,香港的文化更加地風險規避。
我有興趣在智利開業,並已經在Startup Chile計劃下申請了一年的簽證。在接觸Fundacion Mi Parque後,我考慮創建一家專業為非營利組織(NGOs)提供技術諮詢的公司。我們生活在一個數位的世界,技術被用於革新傳統行業。但是,許多NGO可能沒有資源來聘請IT人員來構建他們的網站、手機應用程式或者客戶關係管理(CRM)工具。如果我可以獲得政府的資金和捐款,我計劃幫助這些NGO建立在線存在感,從而降低他們每筆捐款的成本並增加他們對社會的影響力。
我追求MBA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找到平衡技術和業務的解決方案。我相信技術本身只是一種工具,並不足以獨立解決問題。它需要項目管理、跨部門技能和能力來擴展業務操作的混合。根據演講者的說法,智利在服務出口方面排名第37,其中IT佔服務出口行業的28%。此外,智利在數位化方面位於世界第7,擁有一些最好的程式員。我看到在智利建立IT諮詢公司並與香港的創業社區創造協同效應的巨大機會。我在智利的國際經驗給了我新的視角,我繼續尋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