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的科技革命及其對工作的影響
今天,在新加坡國立大學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NUS)數碼領導碩士課程的一堂課裡,教授提到了對未來十年科技格局的預測。這使我思考起工作的未來。工作將如何發展,我們又該如何準備以保持我們的相關性呢?科技如人工智能的進步將對社會產生什麼影響,我們是否應該對此感到擔憂?
我認為,只要我們將注意力從科技轉向客戶,就無需擔心。儘管科技在不斷進化,客戶需求卻始終如一。工具和設備可能會變,但基本的人性需求卻印刻不滅。商業模式在演進,但企業的核心目標卻始終如一。儘管有與工業4.0相關的進步,我們仍然在努力提供最佳的客戶體驗。
十年前,電話銀行令人十分挫败。我有一個簡單的問題,撥打了客服熱線,結果接通的卻是一段錄音菜單,而非人工服務。直至今日,即使技術如聊天機器人等都已相當先進,人們仍然感到挫败,因為這些技術往往無法理解簡單的問題,而真正的人工客服卻總是難以接通。
銀行在數位轉型上投入大量資源,但也浪費不少。他們在社群媒體上花費時間來與顧客互動,然而客戶卻在幾分鐘後就忘記這些互動。他們創造訂閱模式,但客戶可能很少重新關注。他們生成數位文件、郵件和檔案,往往卻在雲端中丟失,而非有效地服務於客戶。
現在我們已經到達一個點,科技已經進步到足夠友好的地步,可以更有效地整合以更好地服務客戶。這不僅僅是關於提高生產力,亦是關於有意義的客戶互動。如果銀行不能持續改善客戶體驗,他們將停滯不前,無論他們的金融產品有多創新。
數位轉型不僅僅是關於科技;主要是關於客戶。科技雖然扮演了一個角色,但提供更有效服務客戶需求的真正轉型在於改進的營運、大規模定制和新範疇的提供。
與一般認知相反,ATM 並未取代銀行櫃員的工作。除非科技得以透過有效商業模式與新興市場結合,否則無任何科技能對行業產生變革。有趣的是,推動數碼公司爆炸性增長的科技往往並不那麽先進。要產生重大變革,你需要的只是一個能更有效地完成傳統被人類處理的任務的系統。
從社會的角度看,投資新科技、設備和軟件對於經濟增長至關重要。一個持續的科技革命將使經濟能夠更有效地生產商品和服務。簡單來說,我們擁有的科技創新越好,我們就可以與較舊的系統相比產出更多的產品。
人類的生產力是隨著時間推移全球財富、權力和生活水平增長的驅動力。由科技推動的生產力,即每人產出量,多年來一直在穩步提升。
在我工作的銀行業,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科技將繼續是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金融市場競爭激烈,競爭對手的科技接受率迅速。我們能否有效競爭,取決於我們是否能及時推出創新的產品、服務和科技。
總結來說,我們應該專注於客戶和社會如何從持續的科技革命中受益。我們需要更好地認識新科技的真實價值,掌握它們的使用,並通過提供卓越的客戶體驗來超越我們的競爭對手,同時提高我們的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