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快速變化和不斷演進的商業環境中,可持續性已成為企業追求的不僅僅是利潤,更是對社會和環境產生積極影響的關鍵焦點。一個概括這種商業整體方法的框架被稱為三重底線(Triple Bottom Line, TBL)。與僅僅強調財務利潤的傳統商業模式不同,TBL 強調在以下三個重要組成部分之間取得平衡:人(People)地球(Planet)利潤(Profit)

什麼是三重底線(TBL)?

三重底線是由約翰·艾金頓(John Elkington)於 1994 年提出的一個概念,主張對企業成功進行更全面的評估。傳統上,企業只根據財務結果來衡量其績效。然而,TBL 將評估範圍擴展到包括社會和環境層面,與利潤並列。

  1. 人(People): 此層面聚焦於企業的社會責任,強調其對員工、客戶、社區及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影響。這涉及確保公平勞動實踐、促進多元與包容、支持社區發展,並創造積極的工作環境。簡言之,這是關於企業「回饋」社會的努力。

  2. 地球(Planet): 環境可持續性是 TBL 的第二個組成部分,涉及減少碳足跡的做法,如減少浪費、節約能源和水資源、可持續採購以及投資可再生能源。採用 TBL 的企業致力於以環保的方式運營,承認其在應對氣候變化和資源枯竭等環境問題中的責任。

  3. 利潤(Profit): 雖然利潤仍然至關重要,但在 TBL 模式下,這種利潤並非以犧牲社會福祉或環境健康為代價。相反,利潤是在創造積極的社會和環境成果的同時追求的。以 TBL 為基礎運營的企業旨在通過可持續和道德的實踐實現長期的財務成功。

三重底線的重要性

隨著消費者、投資者和員工日益要求企業採取負責任的行動,TBL 框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相關。以下是 TBL 日益受到重視的原因:

  1. 提升品牌聲譽: 實踐 TBL 的公司通常被客戶和公眾視為更具倫理、責任感和前瞻性的企業,從而轉化為品牌忠誠度和客戶信任。

  2. 降低風險: 通過解決社會和環境風險,公司可以更好地應對監管變化,避免環境罰款,並減少因不道德行為引發的公關危機。

  3. 吸引投資: 投資者越來越關注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努力。符合 TBL 原則的企業往往吸引對社會和環境變革有興趣的影響力投資者。

  4. 員工參與度: 尤其是千禧一代和 Z 世代的員工,更傾向於為與其價值觀相符的公司工作。TBL 實踐可以提高員工士氣、留任率和生產力,因為員工更有可能參與到以目標為導向的組織中。

  5. 長期盈利能力: 與可持續性是一項成本的觀念相反,採用 TBL 的公司通常發現可持續做法可以帶來成本節約(例如能源效率)、創新(例如新的環保產品)和增加市場機會,最終促進長期盈利能力。

實施三重底線的挑戰

儘管有許多好處,採用 TBL 方法也面臨挑戰,例如:

  1. 衡量影響的難度。
  2. 短期成本與長期目標的平衡。
  3. 組織變革的阻力。

結論

三重底線是一個指引,為企業在追求利潤的同時實現社會和環境影響提供一條可持續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