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的關稅政策與尼克森震撼對抗滯脹的啟示

2025年,投資者面臨因川普總統激進且不可預測的關稅政策而帶來的重大不確定性。對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等主要貿易夥伴徵收的關稅,已引發經濟學家對通貨膨脹上升和經濟增長放緩的擔憂——這種情況讓人聯想到1970年代尼克森總統政策引發的滯脹時代。理解尼克森經濟措施如何導致滯脹,可以為應對當今動盪的市場環境提供寶貴的洞察。

川普最近的關稅決策,包括對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商品徵收25%的關稅,以及將中國商品關稅翻倍至20%,已引發滯脹(高通膨與經濟停滯並存)的恐懼。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的經濟學家已下調2025年的美國GDP增長預測,理由是這些關稅導致通膨壓力增加和經濟增長減弱。儘管全面衰退尚未迫在眉睫,但經濟學家警告說,若關稅持續或加劇,可能導致消費者價格上漲、增長放緩以及失業率上升——典型的滯脹情景。

這種情況與1971年的“尼克森震撼”有相似之處,當時尼克森總統突然終止美元與黃金的可兌換性,實施工資價格管制並引入進口附加費。這些措施破壞了國際貿易關係,造成貨幣不穩定,最終顯著促成了1970年代的滯脹危機。

鑑於當今因關稅驅動的不確定性與尼克森時代經濟動盪之間的相似性,投資者應採取審慎策略以保護其投資組合。在政策不確定期間,多元化至關重要;投資者應將其投資分散到多個資產類別——股票、債券、大宗商品、不動產——以減少單一行業或市場的風險。大宗商品通常在因關稅或貿易中斷引起的通膨期間表現良好。黃金等貴金屬為對抗貨幣波動和通膨風險提供了保障。石油或農產品等能源商品在供應端衝擊期間可能受益於價格上漲。

通貨膨脹保護型證券(TIPS)根據通膨率調整其本金,提供針對因關稅引起價格上漲的保護。防禦性行業——如消費必需品、醫療保健、公用事業——通常在經濟動盪期間保持穩定,因為其產品無論經濟狀況如何都仍然是必需品。由於關稅驅動的通膨預期上升可能對長期債券造成負面影響,因此投資者應轉向短期債券或現金等價物,以降低對利率上升的敏感性。不動產投資或房地產投資信託(REITs)通常在通膨期間表現良好,因租金收入會隨通膨調整。不動產提供了可以隨著價格上漲而升值的有形資產。

尼克森震撼通過工資價格管制造成價格扭曲,以及加劇能源市場供應端衝擊,引發了1970年代滯脹時代。成功應對那一時期的投資者強調了黃金、大宗商品、防禦性股票、不動產持有以及國際多元化等有形資產的重要性。今天面臨類似不確定性的投資者應採用這些歷史教訓:黃金仍然是針對貨幣波動和通膨風險的一種有效保障;國際多元化可以提供針對貨幣波動的保護。

儘管經濟學家警告說川普的關稅政策可能造成重大市場波動並引發類似尼克森震撼後滯脹情景的擔憂,但全面衰退尚未迫在眉睫。投資者應保持紀律性,通過維持跨資產類別多元化投資組合;優先考慮大宗商品、通膨保護型債券(TIPS)、防禦性股票、不動產投資;減少長期債券敞口以降低利率上升風險;並考慮國際多元化以進行貨幣保護。透過應用從尼克森震撼等歷史事件中汲取的教訓——並仔細選擇能抵禦滯脹壓力的資產類別——投資者可以更好地應對川普關稅驅動經濟格局下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