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移居海外的恐懼
你是否曾經夢想過移居海外,開啟人生的新篇章,卻因為害怕離開舒適圈而猶豫不決?你並不孤單。許多人都渴望海外的精彩機會——無論是職業發展、教育提升,還是單純追求一個嶄新的開始——但不確定性和恐懼往往讓我們止步不前。
作為一名出生於香港的人,我曾經歷過兩次國際搬遷——第一次是在2012年12月至2014年6月移居澳洲布里斯本,第二次則是在2020年9月至今定居於新加坡。我深刻體會到做出如此改變人生的重大決定時所面臨的心理掙扎。每一次搬遷都帶來了興奮和期待,但同時也伴隨著對離開家人、朋友以及熟悉環境的焦慮。腦海中充滿了各種問題:我能否找到合適的工作?我能否適應新的文化?我會不會後悔放棄原有的穩定生活?
這些感受深深植根於人類心理學中一個名為「損失厭惡」的概念。諾貝爾獎得主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和他的同事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提出了這一理論,用以解釋我們為什麼害怕失去的痛苦遠遠超過獲得等值收益的喜悅。簡而言之,失去熟悉事物的痛苦往往超過獲得新事物的興奮,即使潛在回報非常可觀。
損失厭惡解釋了為什麼許多人在面對明顯的海外機會時仍然猶豫不決。找到工作、適應文化或建立新的人際網絡的不確定性可能令人望而卻步。即使是與移民相關的小風險,在損失厭惡的心理框架下,也可能顯得難以承受。
除了損失厭惡之外,另一個隱藏的心理因素也影響著我們的猶豫:那就是維持正面的自我形象。我們大多數人都希望自己被視為聰明、負責任的人,而不是愚蠢或不負責任的人。冒險意味著可能暴露自己的失敗或失望——這是我們本能上想要避免的。例如,一個有能力移民但選擇不行動的人可能會用假想成功來安慰自己:「如果我移民了,我一定會成功。」通過不採取行動,他們可以無限期地保留這種令人安慰的幻想。
然而,通過我的親身經歷,我發現了一個真相:走出舒適圈並擁抱不確定性,可以帶來令人難以置信的個人成長和滿足。我在澳洲的生活教會了我適應能力和韌性的重要性。克服最初的挑戰增強了我的信心,也拓寬了我的人生視野。多年後,在2020年全球局勢不穩定之際,我再次考慮移居新加坡時,早期經驗給了我力量和勇氣,再次擁抱改變。
如今,在新加坡生活已經給了我超出預期的回報——專業上的豐富經歷與充滿活力的文化融合,使我更加堅信計劃周全的冒險往往能帶來深刻的回報。移民確實是一場冒險——充滿著不確定性和偶爾的挫折——但它也提供了無與倫比的個人成長和持久滿足感。
如果你正在考慮移居海外,但因恐懼或不確定性而猶豫不決,請記住:生活本質上就是不可預測的,每一個決定都伴隨著風險。然而,通過直接面對恐懼,而不是讓它們在潛意識中控制我們,我們可以完全敞開心扉去迎接舒適圈之外等待著我們的成長機會。
最終,最大的風險可能就是永遠不去冒險。所以當有機會出現,可以改變你的生活時——勇敢地擁抱它吧!未來的自己一定會感謝你踏出了那充滿可能性和冒險精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