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化對變革的開放態度並建立終身學習文化
科技從不停止前進,我們也不能停下腳步。變化的速度是無情的,昨天行之有效的方法,明天可能就會過時。緊抓既有標準的舒適區,就像是在沙地上築城堡。在這個由顛覆驅動的世界中,適應力才是最終的競爭優勢。最成功的領導者不是那些抗拒變化的人,而是那些擁抱變化、預見變化,並激勵他人一同前行的人。正如豪華品牌多爾德酒店(Dolder Hotel)董事總經理 Mark Jacob 所說:「必須建立一種將變化視為新常態的文化,不是一次又一次的變化,而是持續的變化。」
對變化的開放態度並非僅是領導層的責任,而是必須滲透到整個組織。有些員工,天生就能在變化中茁壯成長,但其他人則需要指引、資源和鼓勵,才能邁入這個新現實。光是告訴人們要適應是不夠的,必須提供他們所需的工具、技能與信心。這意味著要讓學習成為日常習慣,而不是偶爾的活動。許多員工將「缺乏時間」視為無法提升技能的主要原因,解決之道很簡單卻極具力量:將學習制度化,讓它成為工作的一部分,而不是附加選項,並給予人們時間、空間與許可,讓他們在不影響核心職責的情況下成長。
建立終身學習文化,不僅僅是提供培訓課程,更是要創造一個獎勵好奇心的環境,在這裡,人們被鼓勵問「為什麼」與「如果…會怎樣」,而且反饋不是被畏懼的,而是被重視的。要去肯定和讚賞那些努力學習與嘗試的人,並聘用那些對探索、質疑與改進有著無盡渴望的人,尤其是領導者。當好奇心深植於團隊的 DNA 中,正式再培訓的需求就會減少,因為人們會自然而然地學習新技能,並在變化來臨時更快速地適應。而變化一定會來。
即使是全球最具創新力的公司,也深知不能把學習文化視為理所當然。2019 年,亞馬遜承諾在 2025 年前投入 7 億美元重新培訓 10 萬名員工,約佔其美國員工總數的三分之一。他們的計畫涵蓋從為非技術人員開設的「亞馬遜技術大學」、到「機器學習大學」、為倉儲員工設立的 90 天技術轉型計畫 Associate2Tech,以及提供預付學費的 Career Choice 計畫等,讓學習成為全公司共同的責任。Google 則將人工智慧視為下一個重要前沿,並迅速將 AI 知識植入員工之中。到 2018 年,將近三分之一的工程師已完成內部的「機器學習速成課程」,並將所學應用於日常工作。SAP 在轉型為雲端解決方案的過程中,自 2017 年起推行多年期的「學習旅程」計畫,結合訓練營、指導、跟隨學習與線上培訓,幫助員工應對角色變化與產品線演進。這些並不是零星的訓練,而是刻意的文化投資。
結論很清楚:持續學習是具備適應力組織的生命線。它將變化從令人畏懼的事物,轉化為值得歡迎的契機;它將不確定性化為機會;它讓人們不僅能在顛覆中生存,還能在其中茁壯成長。
在今天的世界裡,昨天的最佳做法很快就可能變成明天的瓶頸。能夠引領未來的組織,是那些將學習深植於文化之中,把好奇心視為燃料,並將適應力作為基本設定的組織。變化一定會來,唯一的問題是,你會準備好乘風破浪,還是被它吞沒。